当前位置:首页 > 工作计划

论“新媒体”时代统战工作新思路

时间:2024-04-08 18:19:40
论“新媒体”时代统战工作新思路[本文共3472字]

论“新媒体”时代统战工作新思路

早些时候,在中央统战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讲话时提到,三类人将成重点团结对象:“留学人员”、“新媒体中的代表性人士”和“非公有制经济人士特别是年轻一代”。这是习近平在统战工作中,首次提到“新媒体中的代表性人士”,亦意味着“巩固发展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已将“新媒体中的代表性人士”列为重要团结人群。而这种新提法的出现,显然与近几年中国媒体舆论格局的变化有关。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和社交网络的兴起,媒体呈现碎片化趋势。每个人都变成了一个媒体,这个媒体既可以传播信息,也可以发布信息。这种新媒体则是以互联网为代表,包括有线网络和无线网络以及移动网络。也就是说,只有同时具备数字化、网络化、即时化和交互性特征的媒体形态均可称之为新媒体。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8月3日发布的第38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16年6月,中国网民规模达7.10亿,互联网普及率达到51.7%,超过全球平均水平3.1个百分点。其中,手机网民规模达6.56亿。同时,移动互联网塑造的社会生活形态进一步加强,“互联网+”行动计划推动政企服务多元化、移动化发展。在这种情况下,新媒体中的代表性人士自然成为爱国统一战线急需发展的人群。做好这些党外知识分子的工作,对今天的爱国统一战线而言,自然也属于“基础性、战略性”工作,这也对统战工作提出了新思路。

一、“新媒体”下统战工作的指导思想

党的互联网工作逐渐成为党的统战工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标志互联网统一战线时代的来临。习近平同志在首次中央统战工作会议上指出,“要加强和改善对新媒体中的代表性人士的工作,建立经常性联系渠道,加强线上互动、线下沟通,让他们在净化网络空间、弘扬主旋律等方面展现正能量。”这是“新媒体”下统战工作的精髓。

二、“新媒体”下统战工作存在的困难

一方面,信息传播是无中心的,网络空间是流动的。与工业社会的市民不同,网络所代表的不仅仅是某一地区、某一国家的概念,在一定程度上,网民就是世界公民,是一个全球性的社会群体,他们超越了地域、民族和国家的限制 ,这使得爱国主义在网络世界公民面前难以避免会出现认同力量减弱的情况。

另一方面,新媒体在为人们的生活和工作带来极大丰富和便利地同时,其弊端也日益显现。第一,以微博、微信为代表的新媒体由于准入机制的零门槛和信息互动的无边界,使得其越来越成为社会舆论的主要阵地和党的宣传机关难以把控的媒介平台,而且大多被称之为“网络大V”的微博发布者大多学历高、观念新、个性强,对他们的事前评估、事中监管和事后追责等极易引发人权、法律等争议问题,显然统战难度大于其他社会群体。第二,新媒体从业人员负责网络内容的筛选和过滤,或者说是媒介的“把关人”,他们的价值态度、政治倾向、利益诉求和社会责任等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广大网民的思想意识和情绪情感,有较强的舆论引导作用。这是新时期党的统战工作面临的客观现实。第三,由于新媒体具有的平台低、发布广、传播快的特征,信息发布者极易成为国外敌对势力和反华势力争取和诱惑的对象,从而在网络世界中传播政治“负面声音”以对抗政府发出的“正面声音”,甚至采取编造谣言、歪曲事实、故意诋毁等手段混淆视听,这样对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造成严重的隐患,因此,对他们的统战工作还面临着其他势力的干扰。

所以从互联网时代的统一战线来看,我们既要高举爱国主义和社会主义者两面旗帜,同时又要根据互联网的特征而在互联网上建构各方都能接受的新的政治价值,发现和培养一批综合素质较好、社会影响较大的党外代表人士,为他们提供政治归属感,并由其协助统战部门做好政策宣传、沟通信息、协调关系、反映意见等工作,以便最大限度地把这一新兴群体团结起来,“净化网络空间、弘扬主旋律”。

三、“新媒体”下统战工作的方法

对新媒体从业人员开展统战工作是当前回避不了、轻视不了、敷衍不了的一项任务。这既是统战工作所面临的客观现实,也对统战工作的传统领域、传统方法和传统模式提出了一定的挑战。据此,各级统战部门和统战工作者必须以“同心、聚力”为目的,结合已有的工作成就和经验,理性的提出可行的统战策略。

互联网统战工作肯定是线上与线下有机统一的统战工作。绝大部分统战人士都是网民,在互联网与个人相互连接后,网民便具有了线上与线下的双重身份。所以在网络社会条件下,党要有效地开展统战工作,这就毫无疑问地要进入网络领域,实行线上与线下统战工作的有机互动。具体来讲:在线上要关注统战人士的建议、批评、观点等,对于合理的建议要积极采纳,对于不合理的建议要及时解释;对于批评,要及时了解情况,第一时间做出响应,该整改的整改,该道歉的道歉,该解释的解释,做到如实相待;对于正能量的观点,要及时支持和鼓励,对于负能量的观点,要有原则地批评,做到对事不对人,不搞人身攻击,要做到“既批评,又团结“,以理服人,以德服人。在线下,做到前面几点的同时,更要团结统战人士,和他们做知心朋友,做君子朋友,不做酒肉朋友,线上线下言行一致,做人做事表里如一。

“新媒体”时代下更要多管齐下,多方努力,抓住“云端”,合力“落地”。

(一)建立多样化的政策渗透平台,转化新媒体从业人员的思想水平和政治高度。

新媒体从业人员大多具有较为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一定的政治认知度,但是他们对中国共产党及其执政现状的理解往往容易浮于表面和片面,对党在各个时期的路线、方针和政策可能都是“一知半解”。因此,对他们的统战工作关键在于“正心”,即政策的渗透和理解的释疑,目的是让他们能够借助工作机会对中国共产党的家底、现状和愿景做到“全面性的了解,深刻性的体会”。

1、网络渗透:新媒体从业人员每天大部分的时间是在网络上度过的,而他们的思想和价值观也是在这中间慢慢发生变化的。因此,统战部门人员要主动学习新媒体领域的专业知识,不断丰富自己与新媒体从业人员对话的专业能力,条件成熟的情况下借助各种网络交往平台以“自己人”、“圈内人”、“行业人”的虚拟身份融入新媒体从业人员之中,深入统战对象内部进行政治渗透。同时,可以开通统战人士服务热线,为新媒体从业人员提供相关的政治理论普及、政策热点探讨、思想困惑解疑等帮助,提高他们参政议政的能力。

2、社区渗透:新媒体工作者仍然是工作和生活在特定的社区中,因此我们充分发挥社区统战工作的优势。以社区、镇街统战人员牵头组织,以生活利益、兴趣爱好等为凝聚点吸引新媒体发布者的参与,而社区统战人员从中发挥“无意识”的教育引导、交友联谊、 团结凝聚等统战工作理念,达到寓团结凝聚于生活联谊之中的目的。

3、同行渗透:委派新媒体从业人员中有一定知名度和影响力的党员,采取 “有意识的串门”的方式,在有意识的聊天和业务交流中渗透党的相关政策,以便达到同行之间诉求相仿、认识接近、无障碍沟通的目的。

(二)树立“间接统战”的新型统战观,调动新媒体从业人员中的活跃分子为统战工作服务。

1、建立“新媒体从业人员代表人士信息库”,全面掌握这一群体的基本情况和社会活动情况,着力发现其中有较高的思想政治和文化素养、有一定的社会知名度、在该群体中有较大影响的活跃分子,经由有关的专业团体和协会推荐并由统战部门考察培训之后,发展其为编外统战工作人员。

2、利用新媒体机构的网络编辑、新闻记者、社区版主等人员对本地网络论坛上比较活跃、粉丝较多、影响较大的一些“网络大V”、“意见领袖”、“意见人士”了解和交往较多的优势,协助统战部门掌握他们的价值观念、利益诉求和思想动态,以便使他们能够在出现重大的社会舆论事件时发出正面的声音,引导正确的导向。

(三)加强制度建设,多部门合作,形成一系列工作机制。

1、定期和系统地对新媒体从业人员的发展变化、利益需求和政治诉求等基本情况进行跟踪调研的机制。

2、建立党委统一领导,统战部牵头协调,各有关部门和行业团体各负其责、顺畅沟通协调的机制。

3、推动有关部门制定和调整相关法律法规的机制, 使新媒体从业人员的活动有法可依。

4、帮助建立和完善新媒体从业人员准人制度, 引导和促进新媒体从业人员提高职业素养的工作机制。

5、统战部联合宣传、网管、文化、新闻出版、工商、税务、民主党派、工商联等机关事业单位和社会团体对新媒体及其从业人员联动管理机制。

(四)统战工作也要注重 “暖心”策略。

大多数新媒体的从业人员思想政治素质、社会法制观念、人文道德境界都还处于社会中上等水平。很多党的宣传的大道理他们不是不懂,不是不能理解,而是有时“心理上转不过弯”或“情绪上难以控制”。在这种情况之下,进行积极的心理干预也许就能为开展统战工作的顺利进行提供良好的认识基础。

1、根据新媒体从业人员的不同情况,找到他们的心理慰藉切入口。比如由统战部牵头组织行业内部的同乡联谊会、专业联谊会、兴趣爱好联谊会等,使他们在工作之余能够舒展自己的情感和情绪。或者委托某一机构建立新媒体业者联谊会网站等。

2、年轻的新媒体从业人员处在意识形态领域斗争特别是抵御国际敌对势力利用网络对我西化、分化的前沿阵地, 是否增强他们的心理承受能力和坚定社会主义的政治信仰也是检验统战工作成效的重要指标之一。

四、结语

新媒体从业人员以党外人士为主, 他们既负有引导公众舆论并进而引导公众参与政治的社会责任, 又是社会民主政治的亲身实践者。他们普遍关注社会民主政治, 对各种社会现象和问题持有自己的看法,能够坚守职业道德, 履行社会职责, 进行舆论监督, 维护社会公平正义, 是推进我国民主政治进程的一支重要力量。统一战线工作应当重视整合这支特别的队伍, 为其搭建发挥政治作用的平台, 引导他们为我国的民主政治建设作出积极贡献。

《论“新媒体”时代统战工作新思路[本文共3472字].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