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实用范文

推进经济社会两转型经验交流(精选多篇)

时间:2024-06-19 14:01:42
推进经济社会两转型经验交流(精选多篇)[本文共22676字]

第一篇:推进经济社会两转型经验交流

**市针对煤炭资源枯竭的实际,打转型牌,借转型力,做转型文章,着力推进经济转型和城市转型。通过强化理念、 构建平台、提升产业、破解难题,有力推进了全市经济社会跨越发展。上半年,全市经济逆势上行,生产总值同比增长27.4%;全口径财政收入同比增长31.8%。在中科院发布的《2014年中国城市竞争力蓝皮书:中国城市竞争力报告》中,**市位居全国294个地级市综合增长竞争力第五位。7 月24日,全国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工作会议在**召开,推广了他们两个转型经验。

开展“三项活动”,强化两个转型理念。市委、市政府抓住国家经济转型试点和扩大内需政策机遇,以解放思想为转型先导,通过开展“三项活动”,全市上下形成了转型共识。针对转型信心不足的问题,开展了“解放思想求发展、坚定信心为转型”活动。市委请专家讲课,解读国务院38号文件,组织党员干部进行转型研讨,汇编《坚定信心迎挑战、加快发展促转型》文集下发,统一了转型认识,坚定了转型信心。针对转型服务中存在的问题,开展了“服务转型大局,优化转型环境”活动。市委、市政府根据各机关部门的职能特点,按照一切思路围绕转型转变、一切措施围绕转型制定、一切力量围绕转型积聚、一切资源围绕转型整合的要求,明确了服务举措和服务标准,营造了政通人和、凝心聚力、风清气正的转型发展环境。发改委、税务、财政、银行等部门对一些需要审批的转型项目,坚持了深入企业,科学快捷高效服务,有力促进了转型工作顺利实施。针对转型方向、转型思想不明确的问题,开展了“调查研究明方向、科学转型图振兴”活动。全市共确定两个转型调研课题1667个,1558名干部参加了调研,形成转型调研报告1160篇。市委、市政府充分运用调研成果,制定了《加快推进**经济转型的实施意见》,明确了转型方向、转型重点、转型标准和转型效果。按照50年不落后的标准,与北京泛华集团合作,编制了转型战略规划和产业转型规划,为**持续发展描绘出了美好蓝图。

构建“三个平台”,确保两个转型科学运行。构筑了两个转型的组织领导平台。成立了以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为组长,发改委、财政局等42个相关部门一把手为成员的两个转型领导小组,设置了领导小组办公室。明确了市委、市政府和各级党组织、机关部门主要领导为两个转型的第一责任人,要求他们以主要精力抓两个转型工作。市委、市政府设置了两个转型专题会议,市委常委会和政府常务会成员建立了两个转型联系点。这两年,共召开专题会议25个,研究论证决策和解决两个转型中的重大问题140多个;深入联系点调查研究和外出学习考察共计70多人次,形成政策性的意见建议150条。构筑了两个转型工作机制平台。根据两个转型工作的实际需要,创建了两个转型工作会议制度、工作协调调度制度、现场办公制度、指导检查制度、跟踪问效考评制度、干部政绩考核和干部考核制度近百个,确保了全市各级党组织、党员领导干部和行政机构都以主要精力想转型、谋转型,围绕转型出政绩、求进步。针对阻碍转型的规章制度,进行了清理和整治,已废止不适时宜的规章制度72项。构建了两个转型的资金保障平台。要转型,资金是主要保障。他们坚持招商引资和资本运作“双轮驱动”,注重利用境外、域外资源,把资金状态上升到资本状态,目前,外来投资和民间资本占转型项目总投入80%以上。针对经济发展过程中融资瓶颈问题,向国家开行争取转型资本金10亿元左右,从中国银行**分行获得100亿元意向性融资额度。麦达斯等企业获得了中国进出口银行20亿元贷款支持,金刚水泥重组后融资30亿元以上,确保他们转型的顺利实施。

升级“六大产业”,建设两个转型支撑体系。转型前,**市三大主导产业分别是新材料产业、健康产业、传统优势产业,有的产业国家已经不再支持。国务院38号文件出台后,他们及早调整了落后的产业结构,重点培育了“六个接续替代产业”,即以麦达斯铝业、利源铝业为龙头的新材料产业;以动力电池、磷酸亚铁锂材料、超高性能隔膜纸、生物发电为先导的新能源产业;以博大制药、德春米业、巨峰生化、金翼蛋品为骨干的生物健康产业;以选矿机械、汽车零部件、建筑塔机等小企业集群为主体的装备制造业;以金刚集团、鑫达铸造为支撑的冶金建材业;以东北袜业、得亨纺织为核心的纺织袜业。为推进这些产业快速发展,这几年,全市实施立市型、税源型和重大基础设施项目1683个,投资超过700亿元,年均递增166%。特别是去年被确定为全国首批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试点后,进一步加大了转型工作力度和项目推进强度,实施亿元以上项目56个,总投资超过300亿元。现在,六大接续替代产业已经成为**的新兴强势产业和支柱产业,经济贡献率和财政贡献率明显提升,去年占全市工业总产值比重超过70%,拉动全市工业经济增长25个百分点。转型项目全部建成达产后,将真正成为**具有创新特征的发展支撑体系。

第二篇:推进经济转型升级的决定

中共浙江省委关于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进经济转型升级的

决定

(2014年9月26日中国共产党浙江省第十二届委员会第四次全体会议通过)

为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和省第十二次党代会精神,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全面实施“(本文 来自wWw.)创业富民、创新强省”总战略,切实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进经济转型升级,促进浙江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特作如下决定。

一、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进经济转型升级的总体要求和主要目标

(1)重大意义。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进经济转型升级,是事关浙江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紧迫而重大的战略任务。改革开放以来我省经济社会的持续快速发展和近年来推动科学发展的实践探索,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进经济转型升级提供了坚实的物质基础和工作基础。但是,必须清醒地看到,我省长期积累的素质性、结构性矛盾尚未解决,经济增长主要依靠物质资源消耗支撑的格局没有根本改变,产业层次低、布局散、竞争力弱的格局没有根本改变,企业主要依靠低成本、低价格竞争的格局没有根本改变。必须清醒地看到,我省正处于全面提升工业化、信息化、城市化、市场化、国际化水平的关键时期,国际国内发展环境正在发生一系列带有转折性、阶段性特征的新变化,在一定时期内我省将面临世界范围的经济增长减缓和通货膨胀的双重压力,面临资源环境约束和要素价格高企的双重压力,面临市场竞争日趋激烈和自身竞争优势弱化的双重压力,面临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和维护社会稳定的双重压力。解决当前我省发展面临的各种矛盾和问题、应对未来各种压力和挑战、保持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必须切实增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进经济转型升级的紧迫感、责任感,积极探索具有浙江特色的科学发展之路。

(2)总体要求。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定不移地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定不移 ……此处隐藏19193个字……,更好地实现文化的传承、保护与开发。

总之,以上“六个互促共进”是联动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与经济社会转型发展的主要路径,目的是要把我县创建成国家生态县和国家园林城市,最终打造成最佳人居环境城市。围绕这个目标,重点是要启动实施三个“千百十”工程,为生态文明建设和经济社会转型发展提供有力支撑:一是实施千里绿色长廊、百里清水河道、十大污水处理系统工程。在省道、县道等道路两侧大力开展植树造绿活动,打造千里绿色长廊,在全县五大溪流全面实施以百里河道百里清为主要内容的环境整治,并加快推进乡镇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实现污水达标排放。二是实施千里休闲步道、百家休闲农居、十大文化品牌及产业工程。以首条国家登山健身步道为示范,打造千里休闲步道,并在沿线发展100家左右的休闲农居,把旅游特色村、农家乐等旅游资源串联起来。同时整合提升沿线的文化资源,进一步打响名人文化、古建文化、民俗文化、地方特色文化、节庆文化等文化品牌,以文化产业园、创意设计园、潘天寿设计艺术奖大赛、历史文化街区、步行商业文化区为载体,加快文化产业发展。三是实施千亿投资、百个亿元以上项目、十大发展平台工程。“十二五”期间,我县将谋划实施百个亿元以上项目来形成千亿投资,重点推进新型产业化平台、开放平台、城市化平台、城镇化平台、服务业平台、旅游业平台、农业产业化平台、公共服务平台、文化产业平台、西部地区统筹发展平台等十大平台建设。

三、用好“两只手”,构建政府主导与市场调节并重的生态文明建设和经济社会转型发展促进机制

从经济学角度讲,建设生态文明和推进经济社会转型发展具有巨大的正外部性和溢出效应,因而容易出现“市场失灵”,因此必须发挥政府有形之手和市场无形之手的重要作用,综合运用经济、行政和法制等手段加以推动。一是要加强组织领导,建立健全工作推进机制。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突出规划先行,加大政府投入,强化监督管理,落实最严格的责任制和考核制度,实行党政一把手亲自抓、负总责,建立部门职责明确、分工协作的工作机制,把生态文明建设工作实绩作为领导班子和干部考核的重要内容。二是要推进制度建设,建立健全政策导向机制。注重从源头上入手,切实开展政策环评、规划环评、项目环评,并充分体现转型升级导向。制订完善有利于生态文明建设和经济社会转型发展的产业、财政、税收、金融、土地等方面的政策体系;发挥价格杠杆作用,建立企业节约能源资源、保护环境的激励机制和降低消耗、减少排放的约束机制,探索实行政府调控下的排污权和土地复垦指标交易制度,在实施阶梯水价的基础上推进阶梯电价制度改革,在全社会确立“谁污染、谁买单,谁环保、谁受益,多消耗、多付费,多节约、多得利”的政策导向。三是要实施市场运作,建立健全经营运营机制。深入推进投融资体制改革,积极开展生态环保项目市场化运作,采用bt、bot等模式推进城乡污水处理设施等项目的建设和运营,广泛吸引民间资本、企业资本、外资等参与生态建设。同时,积极探索建立绿色碳基金,让全社会都来重视、关心和爱护我们的生态环境,让生态文明建设成为全社会的共识和共同行动。四是要加大投入力度,建立健全要素保障机制。把环保投入作为公共财政支出的重点,建立财政投入稳定增长机制,并把年度转移支付资金重点用于生态建设和民生改善上,强化生态环保的资金保障。加大生态文明建设各类专业人才的培育和引进,强化生态人才保障。五是要加强执法监管,建立健全长效管理机制。对污染严重的落后工艺、技术、设备、生产能力和产品坚决予以淘汰,凡未达到环保要求的建设项目坚决禁止开工,凡不符合环保准入标准的项目坚决不要,凡超标或超总量控制指标排污的企业坚决停产治理。从机制上来进一步推进生态文明理念的确立,从而推动形成加快生态文明建设和经济社会转型发展的强大合力和良好的社会氛围。

第五篇:推进经济社会转型建设富裕幸福清新

推进经济社会转型建设富裕幸福清新

市委五届十二次全会描绘了“建设幸福清远”的宏伟蓝图,也是为我县描绘了美好蓝图。

今年是“十二五”开局之年,我县工作的总体要求是:突出“推进经济社会转型提速,建设富裕幸福清新”这个核心,根据这个要求,今年我县主要预期指标是“三个百分之二十”:即生产总值增长20%左右,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增长20%以上,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0%以上。主要经济指标增幅确保走在全市前列,在全市发挥率先作用。

加快产业转型升级。一、重点要围绕“两圈两带”定位,强力推进云龙工业园和清西工业基地建设,打造“两大核心工业圈”。尤其要确保目前在建的5000万元以上投入的项目全部建成投产。二、围绕“做大基地、增创品牌、搞活流通”的要求,在特色农业发展上“转型提速”。三、做大农业基地。重点是进一步做大做强清远(清新)现代农业示范区“四大功能区”和滨江地区“五大特色产业带”,打造农业发展新亮点。四、做强农业品牌,今年至少要再培育1家市级重点龙头企业,5家县级重点龙头企业,争创1家省级重点龙头企业,并再创农业品牌4个以上。五、做活农业流通。今年要新增农民专业合作社10个以上。六、打造“大旅游”。

重点抓好清新温矿泉(扩建)、佰合谷生态旅游度假区、龙景湾国家小球运动基地、桃源生态旅游区、五星旅游度假区等项目建设。七、发展“大商贸”,尤其要力争引进国内外知名商贸大企业到县城布设商业网点,今年要力争有3个大型商场基本建成。

推进城镇改造提升。以“三旧”改造和“三边”整治为突破口,突出抓好飞来湖片区、迳口片区、城西大道、县城中轴线等“两区两轴”的改造;重点是通过深入开展美化、绿化、亮化工程,加快“城市绿化带”、“城市光亮带”和“城市绿色水系带”建设。

2014年是实施“十二五”规划的开局之年,也是清新县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在新的起点上实现发展新跨越的关键一年。县政府将以民生为依归,实现在岗职工年人均工资增长10%以上,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10%以上。

加快推进“两圈两带”建设,提升工业发展质量。力争年内园区工业总产值达70亿元以上。全面铺开清西工业基地建设,强化南部发展引擎,打造以电镀为主的工业集群,增加新的增长极。加快发展现代农业,大力推进清远(清新)现代农业示范区和“五大特色农业产业带”建设,沿清西大道两旁建成1~3个连片500亩以上的农业产业化示范基地。县财政安排500万元,专项支持社会主义新农村和生态文明村建设。

投资和消费并重,推动第三产业发展上新台阶。完成100公里以上农村公路改造任务。年内完成环城路西延段、新宁西路、笔架路南段、新城东路、新城西路、县三中校前路等项目,启动沿江景观大道、玄真南路、飞水新区垃圾中转站等项目建设,扎实推进县城排污管道建设。

加大旅游发展力度。加快推进清新温矿泉扩建、恒大6大功能中心、佰合谷旅游度假区、五星漂流旅游度假区扩建和石湖花之海等项目建设,构建“一带两河二线三区”的战略布局。

加快建设“两型社会”(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结合“三边”整治,扎实推进绿道建设,6米路面以上的乡村公路,由县统一提供树苗,掀起全民绿化高潮,全年完成6000亩造林任务,创建20条林业生态文明示范村。

《推进经济社会两转型经验交流(精选多篇)[本文共22676字].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