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心得体会

为冷漠付费读后感(精选多篇)

时间:2024-04-17 11:52:45
为冷漠付费读后感(精选多篇)[本文共5217字]

第一篇:为冷漠付费读后感

为冷漠付费读后感

某日,闲翻看一本杂志,看到一篇《为冷漠付费》的短文,写的是美国纽约市市长拉瓜迪亚的一件小事。

故事发生在美国经济最萧条的1935年冬,一位老太太为了喂养3个失去父母又几天没有吃东西的孙子,无奈之下偷了面包房的面包而被面包房老板告上法庭。法庭开庭问清原由后,为了秉公办事,执行法律,对老太太宣布两种判决供选择:一是罚金10美元,二是拘役10天。面对宣判老太太为难地说:“我犯了法,愿意接受处罚。如果我有10美元,我就不会去偷面包。我愿意拘役10天,可我那3个孙子谁来照顾呢?”这时候,旁听席上站起一个人,他先向老太太鞠了一躬,说道:“请你接受10美元的判决。”并随即掏出10美元摘下帽子放进去,又转身说:“各位,我是现任市长拉瓜迪亚,现在请诸位每人交50美分罚金,这是为冷漠付费,以处罚我们生活在一个老祖母去偷面包来喂养孙子的城市。”顿时静静的法庭上,所有惊讶不已的旁听者都站起来,每个人都认真的拿出50美分放进市长的帽子里,法官也不例外。老太太看到这个场面,双手捂面,鸣咽出声。

读完这个故事,我有以下几点感慨:

一是为纽约市长能亲自到法庭出席对一个老太太偷钱这样小得不能再小的案件审判而感慨。我不知道,现在都是哪些官员在关注贫民的小案件。作为一个地方官员,一年甚至几年之内是否进过一次法庭旁听案件的审判呢?我想,不要求每个官员都对贫民的案件关心,那也做不到,我只想在一个特定时期或特定案件,我们的官员(不是一个而是更多一些)能到法庭旁听,把它作为了解民情、掌握民意的一个机会。

二是为纽约市长主动为被告人老太太支招、付款,以将老太太从困境中解脱出来而感慨。在目前经济形势严峻,就业相当困难,看病还相当贵、学费还一再攀高,我们的官员能否都结交一个“穷朋友”,用少开一次会,少搞一次招待,少开一个月工资,将节省下的钱用来帮助“穷朋友”渡过生活上的难关。

三是为纽约市长以这个小小案件为契机发动旁听者为自己的冷漠付费来教育大家而感慨。古人云,“治天下者先治己,治己者先治心”、“哀莫大于心死”。无论是官员还是普通百姓,当你过上不愁吃不愁喝,有房、有地、有车、子女有工作,无忧无虑的时候,你是否想到那些为吃喝、子女教育、住房、治病、就业犯愁的人呢?官员们拍拍胸膛问问自己是否尚有“邑有流民愧俸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胸襟?百姓扪心自问是否还有“胸怀天下,放眼世界”、“翻身不忘”,“幸福不忘”的心态?在目前自然灾害频仍,突发事件常现,我们每一个有良知的人都不能无动于衷,有多少爱就献上多少爱。记得有一首歌唱得好:“只有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将变成美好的明天。”

第二篇:请为你的冷漠付费

请为你的冷漠付费

拉瓜地亚曾担任过纽约市市长一职,1935年,他在一个平穷脏乱的区域的法庭上,旁听了一桩偷窃案的审理过程。被告是一位老妇人,她犯下的罪刑是偷窃面包。在法官讯问她是否清楚和愿意认罪时,老妇人回答:“我需要面包来喂养我那几个饿着肚子的孙子,要知道,他们已经两天没有吃任何东西了……………”

法官答道:“我必须秉公办事,你可以选择10美元的罚款,或者是10天的拘役。”

判决宣布之后,拉瓜地亚从旁听席上站起身来,脱下帽子,往里面放进10美元,然后面向其他人说:“现在,请大家每个人另交50美分的罚金,这是我们为我们的冷漠所支付的费用,以处罚我们竟让祖母偷东西来喂养孙儿这样的事发生在我们所在的城市的过失。”

没人能够想象得出那一刻众人的惊讶与肃穆,每个人都悄无声息地、认认真真地捐出50美分。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冷漠比愤怒更可怕。面对不公平的事情,如果我们愤怒,那说明我们的内心充满激情与力量;可是如果我们对于任何事物都冷漠视之,那说明我们的心已经死了。莫大于心死!

第三篇:毒杀亲子请为我们的冷漠付费

毒杀亲子 请为我们的冷漠付费

2014年12月10日09:41来源:长江日报

原标题:评论:毒杀亲子 请为我们的冷漠付费

11月20日,河南省鹿邑县法院,武文英涉嫌故意杀人被审。去年2月,她把农药瓶递给脑瘫双胞胎儿子,致二子死亡。(12月9日《新京报》)

所谓悲剧,就是把最美好的事物毁灭给人看。长期辛劳,46岁的武文英早已满头白发。为了照顾一对脑瘫的双胞胎儿子,武文英每天的生活像钟摆一样机械重复,用丈夫高中松的话说,“20年里,妻子没睡上一个囫囵觉,夜里要起来三四次给儿子翻身”。如此母亲,最后竟然亲手毒杀了这对照顾了20年的双胞胎儿子,这起人伦悲剧让人无语凝噎。

对于一个家徒四壁的农村贫困家庭而言,如果没有制度性的救济,养活一对脑瘫的双胞胎儿子几乎就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三年前,河南省实施贫困残疾儿童抢救性康复项目,计划为贫困脑瘫儿童实施康复训练,武文英的双胞胎儿子当时在救助范围之列。然而由于当地乡政府和村大队的“工作人员太少”,双胞胎兄弟俩的信息竟然不在鹿邑县残联的残疾人系统中。武文英的丈夫曾数次向政府求助,然而“谁也不管”,媒体曾三次报道“母亲照顾脑瘫双胞胎19年”的事迹,换来的也仅仅是轮椅和500元钱,以及兄弟俩每月共60

元的低保待遇,而未能走进当地部分相关部门的救助体系之内。

很多时候,我们不是没有救助机制,而是救助机制根本没有发挥应有的价值。政府实施保障性项目,本意就是为了救治贫困残疾儿童,而真正需要得到救治的人却偏偏没有得到救治,那么,这种保障性项目究竟起到什么作用?而当地政府的不作为,令人无法容忍,这是保障项目成为摆设的原因之一。

空谈法律与道德,往往是苍白和残忍的。对于双胞胎脑瘫兄弟死亡事件,村里都一致保持了沉默,而在武文英投案自首后,3000多名村民又集体递交了一份联名求情信。在情与法之间,村民们用一种最朴素的方式做出了选择,这并非因为他们不懂法,而是因为他们相信,法律之上还有道义良心。(昆明 媒体人 吴龙贵)

(来源:长江日报)

第四篇:夺命的冷漠 读书报告读后感

《夺命的冷漠》读书报告

《夺命的冷漠》是三一大学经济学教授威廉·伯烈特和弗吉尼亚大学经济学教授肯尼斯g·艾辛以marshall jevons为笔名共同创作的推理小说。marshall jevons这个笔名,是由两位知名经济学家的名字拼成的。他们是阿尔弗雷德·马歇尔——其著作《经济学原理》是现代经济学的基础,和威廉·杰文斯——边际效用理论之父。这本书中涉及的经济学知识,大多出自这两位学者的贡献。作者以marshall jevons为笔名,既暗示了这本书含有经济学理论,也表达了他们对前辈的深深敬意。

此书讲的是一位经济学家在剑桥经历并侦破的一桩奇案。主人公到剑桥帮助基金会协商购买马歇尔故居的事宜,到达后,先是同行的企业家遭到突然袭击,险些丧命,接着同样有购买意向的学院院长遭到谋杀,这也就使贝列尔庄园失而复得。主人公斯皮尔曼教授带着疑问参与调查,不断寻找线索,用经济学原理抽丝剥茧,解开谜团。但真相即将水落石出之时,有最大可能的犯罪嫌疑人——憎恨院长的戏剧女演员也被杀害。这使破案再度陷入困境。主人公继续搜集信息,心细如发地推敲嫌疑人的言行,与真凶斗智斗勇,最终将真相公之于众。这本书不但有普通推理小说的悬疑和惊险元素,还有对一些经济学原理,边际效用理论的解释和应用。通过通俗易懂的语言,读者可以感受到原本看似乏味的经济学理论在现实生活中的生动魅力。

此书总体采用顺叙,章节内部有补叙,比如《墓园惊魂》一节中,提到“像是枯枝突然折断的一声脆响”,以及主人公即将被活埋的惊险情节,到后面才补叙斯蒂夫是怎样接受了斯皮尔曼教授的邀请,协助他抓住真凶,并解释了是他不小心发出声音,一直在暗处保护主人公。这种书面表达的处理方式既简明易懂,又能在关键情节设下悬念,激发读者的兴趣,让读者张弛结合的心情中置身主人公的离奇经历,忘记了时间。

书中有两个情节令我难忘。第6章《哈特的藏书》中,哈特故意把一部分重复的书拿到里面,使每种书在外面的书架上只有一本,书中主人公这样分析:“把这些书藏起来是为了让书显得更稀有,才可以买到更好的价钱;等到卖出一本书后,经过相当的一段时间再从私藏的存货中拿出同样的书补上去。”这使我想起经原课上学的资源的稀缺性。教材中提到为什么水便宜而钻石昂贵。在曼昆的《经济学原理》中,用边际决策的理论分析,是因为“一个人对任何一种商品的支付愿望都基于其边际利益”,“边际利益又决定于一个人拥有多少这种物品”,但主人公的分析激起了我的一些有关思考。钻石更稀缺,增加一单位钻石的边际利益很大,人们愿意为钻石付更高的价格,就卖方而言,钻石可以卖出更高的价格。由此提炼出:资源越稀缺,价格越高。小说中也正是这样,第一本书卖了100英镑,第二本则卖了105英镑。

还有一个让我记忆深刻的情节,是第13章《重游剑河》中“霍布森的选择”。霍布森开马场赚了很多钱不是因运气好,而是他充分了解人们在经济活动中的利己心理——租马时不顾马匹状态随心所欲地骑,并通过特定机制尽可能减少这种心理对马的伤害。这点让我感受到良好机制在经济活动中的重要性。

在拜读这本书的过程中,我也发现一些不足和需要充分说明的地方。第26章《斯皮尔曼教授的教授》中,主人公在揭秘时说:“分析问题的关键之处不是仔细考察动机——警方常常就是在这个环节上出了错,而是仔细剖析利弊得失。”我认为此点有待推敲。首先说明,剖析得失在此案中是一条捷径,但不代表在其他情况也适用。经济学领域最基本的假设是“人是理性的”,然而现实生活中,人不是在任何情况都会做出理性选择。剖析得失来推测凶手的前提是:凶手是理性的,杀人可以使他获得巨大利益。可是现实中凶手往往在非理性情况下犯罪。所以,警方考察动机的方法虽不是捷径,却是破案的一般方法,警方的思路并没有错,只是需花费更多时间排除嫌疑人。除此之外,我认为作者应补充一些主人公诱导凶手到

墓地的情节,书里关于伪造便条一事的叙述有些单薄,逻辑也让人难以理解。费恩难道不想想为什么玛丽·马歇尔要把当时一文不值的股票放进丈夫的墓地里?教授引君入瓮的借口似乎有些拙劣。还有第6章《蛋头先生定理》,由于文化背景不同,外国读者对那首童谣不了解会造成对定理的不理解,希望译者可以加一些有关注释。

《夺命的冷漠》让我在阅读的轻松愉快中,在破案的紧张刺激中,认识经济学原理。它并不是平淡粗浅,而是奇妙有趣;并不是遥不可及,而是贴近现实。它的确是一种有效的思考方式,使人增长智慧,使人更好地生活。

第五篇:居里夫人的勤奋,为研究冷漠待客

居里夫人和镭元素的故事 为研究冷漠待客

居里夫人即玛丽居里(marie curie),是一位原籍为波兰的法国科学家。她与她的丈夫皮埃尔居里(pierre curie)都是放射性的早期研究者,他们发现了放射性元素钋(po)和镭(ra),并因此与法国物理学家亨利。贝克勒尔(henry becquerel)分享了1903年诺贝尔物理学奖。之后,居里夫人继续研究了镭在在化学和医学上的应用,并且因分离出纯的金属镭而又获得1911年诺贝尔化学奖。

波兰有个叫玛妮雅的小姑娘,学习非常专心。不管周围怎么吵闹,都分散不了她的注意力。

一次,玛妮雅在做功课,她姐姐和同学在她面前唱歌、跳舞、做游戏。玛妮雅就像没看见一样,在一旁专心地看书。

姐姐和同学想试探她一下。她们悄悄地在玛妮雅身后搭起几张凳子,只要玛妮雅一动,凳子就会倒下来。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了,玛妮雅读完了一本书,凳子仍然竖在那儿。从此姐姐和同学再也不逗她了,而且像玛妮雅一样专心读书,认真学习。玛妮雅长大以后,成为一个伟大的的科学家。她就是居里夫人。

居里夫人在婚前姓名为玛妮雅。斯卡洛多斯卡(波兰文为manya sklodowska),于1867年11月7日出生于波兰华沙市,当时波兰正在俄国统治之下。玛妮雅的父母都是教师,在她出生(她是他们的的第五个孩子)后不久他们就失去了教师职位。为了糊口,他们包下了一些学生的伙食。为此,年轻的曼娅也要协助做饭,每天要工作很长时间。然而她仍获得了中学生的优秀奖章。中学毕业后,她当了家庭教师。

1891年她到巴黎进了巴黎大学,攻读物理学和数学。

24岁的玛妮雅(后来的居里(敬请期待推出更好文章:wWW.)夫人)来到巴黎大学理学院,开始了向往已久的大学生活。虽然住在姐姐家里生活舒适,但是由于姐姐家病人和客人太多,影响她的学习,玛妮雅说服了姐姐,在学校附近租了一间房子住了下来。准确地说,这只是一间阁楼,没有暖气,没有煤气,没有水,也没有电灯。

在她的生活中,没有娱乐时间,没有聊天时间,正如玛妮雅给父亲的信中所说的:“读书、读书!这就是我目前生活的全部。”

她拼命地苦读,甚至忘记了照顾自己的身体。有一天,她晕倒了。姐夫赶来一边仔细地给她检查身体,一边问她都吃了什么东西。她头一天晚饭只吃了一把萝卜和半磅樱桃,一直学习到凌晨3时。姐夫把她接到家中,在姐姐一家的精心护理下,她才恢复了健康。玛妮雅就这样苦读了两年,以第一名的成绩考取了物理学学士学位;第二年,她又以第二名的成绩考取了数学学士学位。

1894年她与法国物理学家皮埃尔·居里相识,第二年他们结了婚。

1895年,居里夫人和皮埃尔·居里结婚时,新房里只有两把椅子,正好两人各一把。比埃尔·居里觉得椅子太少,建议多添几把,以免客人来了没地方坐,居里夫人却说:“有椅子是好的,可是,客人坐下来就不走啦。为了多一点时间搞研究,还是算了吧。”

从1896年开始,居里夫妇共同研究起了放射性。在此之前,德国物理学家伦琴(wilhelm roentgen 1845-1923)发现了x-射线(他因此获得1901年诺贝尔物理学奖),贝克勒尔发现了铀盐发射出类似的射线。居里夫人发现钍(th)亦具有放射性,并且沥青铀矿的放射性比任何含量的铀和钍能够解释的要强。居里夫妇于是努力寻找,终于在1898年宣布发现了放射性元素镭。他们最终从8吨废沥青铀矿中制得1克纯净的氯化镭,还提出了-射线(现在已知它是由电子组成的)是带负电荷的微粒的观点。

1906年皮埃尔居里不幸被马车撞死,但居里夫人前未因此而倒下,她仍然继续研究,于1910年与德比恩(andre debierne,1874-1949年,于1899年从沥青铀矿中发现放射性元素

锕ac)一起分离出纯净的金属镭。

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时,居里夫人用x-射线设备装备了救护车,并将其开到了前线。国际红十字会任命她为放射学救护部门的领导。在她女儿依伦(irene curie)和克莱因(martha klein)的协助下,居里夫人在镭研究所为部队医院的医生的护理员开了一门课,教他们如何使用x-射线这项新技术。20世纪20年代末期,居里夫人的健康状况开始走下坡路,长期受放射线的照射使她患上白血病,终于在1934年7月4日不治而亡。在此之前几个月,她的女儿依伦和女婿约里奥-居里(joliot-curie)宣布发现人工放射性(他们俩因此而荣获1935年诺贝尔化学奖)。

居里夫人的大半生都是清贫的,提取镭的艰苦过程是在简陋的条件下完成的。居里夫妇拒绝为他们的任何发现申专利,为的是让每个人都能自由地利用他们的发现。他们把诺贝尔奖金和其奖金都用到了以后的研究中去了。他们地研究工作的杰出应用之一就是应用放射性治疗癌症。

《为冷漠付费读后感(精选多篇)[本文共5217字].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