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心得体会

基层减负需要提质

时间:2024-02-12 11:52:45
基层减负需要提质[本文共1126字]

2019年3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了《关于解决形式主义突出问题为基层减负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明确提出将2019 年作为“基层减负年”。《通知》围绕为基层减负,聚焦“四个着力”,从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加强思想教育、整治文山会海、改变督查检查方式,过多过频过度留痕现象、完善问责制度和激励关怀机制等方面,提出了务实管用的举措。这份重磅文件一经公布,在广大基层干部中间引起了热烈反响。

在落实《通知》的几个月来,基层干部明显感觉到上级对单项工作的督查检查次数减少了,陪同人员人数降低了,发文通报频率减少了,给上级单位上报的文字材料没之前那么多了……无论是在工作内容还是在工作形式上,都发生了很多变化。但是在落实《通知》的过程中,还是不自觉地产生了各种隐形变异的“四风”问题,形式主义和官僚主义问题依旧突出。比如:有的党委、政府为了减少自身发文数量,将大量的文件改为由党委办公室或政府办公室印发,各类文件的发文总数没有明显下降;一些业务部门疏于将工作抓在平时,往往在应对上级巡察督查时,向基层政府集中印发相同主题的文件,要求基层党委政府上报各类工作总结、信息表格等各类材料,集中施压现象较为突出;在办会方面,虽然一些会议不再明确要求“一把手”参加,但大量的会议明确要求分管领导参加,很多分管领导接近一半的工作时间用来参加各类上级会议,严重影响了工作落实;在规范考察考核上,一些单位和部门拥有较大的权限,动辄对基层单位给予通报批评甚至效能考核扣分,使基层干部对一些工作疲于应对;有的部门将本该自身履行的监管、服务职责压给最基层的乡镇,只讲属地管理原则,不讲行业监管原则;有的干部误将减负理解为少干活,没有认识到减负减的是形式主义和官僚主义等负面问题。

以上问题的发生,既暴露出各种“四风”问题顽疾难愈,也暴露出基层减负工作落实质量不高的问题。落实基层减负,需要在质量上切实下一番大功夫。提高减负质量,就要切实纠治各种形式主义问题,具体而言,写文撰稿不要热衷于词语堆砌,不要熬夜加班“稿来稿去”;领导开会不讲空话套话,有话则长,无话则短,言简意赅,涵养良好会风;督查检查不发通知、不打招呼、不听汇报、不用陪同接待、直奔基层、直插现场;领导干部要带头形成求真务实、实事求是的工作作风,把好事办实,把实事办好,让工作件件有落实,事事有回声;要创新工作方式,借助新型互联网技术思考简政便民之策,打通信息壁垒,让信息多跑路,群众少跑路,提高工作效率;要制定科学合理的考核制度,拧干形式主义“水分”,让实干者得实惠,倒逼基层干部在工作“赛马”中,增强业务能力,练就过硬本领;要树立问题导向,群众的需求在哪里,服务就跟到哪里,做到“民有所呼,我有所应”,集中攻坚一批困扰群众生产生活的民生“痛点”,把工作做到群众的心坎上。

“减负”是为了让基层干部更好的工作,“提质”是为了让工作更好的服务群众,因此,“减负”和“提质”要“两手抓”“两手硬”。“减负”不“提质”,群众会质疑基层干部为官不为;“提质”不“减负”,基层干部负重前行,身心疲惫,难以为继,非长久之计。唯有“减负与提质齐飞”,才能各归其位,各得其所,实现共赢。

《基层减负需要提质[本文共1126字].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